李晉平
2025年11月20日08:10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。
——摘自“十五五”規劃建議
煤礦瓦斯,又被稱為“煤層氣”,伴隨煤礦的開採排出,其主要成分是甲烷。甲烷得到合理利用,就是清潔能源。甲烷體積分數大於或等於30%的高濃度瓦斯可用於發電、燃燒,但受技術限制,大量濃度8%以下的瓦斯只能排空。山西是煤炭開採大省,推進低濃度煤礦瓦斯利用,是山西科研工作者的職責使命。
過去十幾年來,我和團隊成員一直致力於低濃度瓦斯利用的技術攻關,探索出一條“瓦斯低濃替代、梯級提質利用”的技術路線,取得多項成果。其中,我們研發的“人工沸石分子篩技術”解決了濃度為2%—8%的瓦斯利用難題。
低濃度煤礦瓦斯中混入大量空氣,甲烷濃度被稀釋,是阻礙其高效利用的重要因素。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,我們研發的技術能將甲烷與氮氣高效分離,不僅能降低瓦斯富集提濃的下限,讓原來不能直接利用的低濃度瓦斯變得能用,也為瓦斯的全濃度梯級提質利用打下了技術基礎。
沸石分子篩是一種具有規則孔道結構的硅鋁酸鹽材料,廣泛應用於氣體分離領域。但是,傳統的沸石分子篩表面往往帶有大量的平衡離子,對氮氣分子產生額外的吸附作用,不利於從氮氣中“篩”出甲烷。
能否調整沸石分子篩中硅和鋁的比例,保留材料對甲烷更多的吸附力?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我們歷經了2萬多次試驗,終於研發出一種高性能吸附材料,用它進行甲烷提濃。提濃后的甲烷根據濃度不同,有的可以發電,有的可以燃燒。這項技術獲得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。
2023年,通過校企合作,基於這項技術創建的示范項目在山西一家煤礦企業落地。投用那天,看著儀表盤上甲烷濃度的變化,大家都很激動。目前,項目已經安全、連續運行近兩年。今年底,還將在第二家煤礦企業落地。
去年底,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煤礦瓦斯排放標准,我國將煤礦瓦斯甲烷體積濃度排放限值由30%大幅收緊至8%。新標准的出台,為我們這項技術打開了發展空間,有望帶來更多規模化應用的機會。
今年10月底,國家能源局出台指導意見,推進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。其中提到,“加強煤礦瓦斯全濃度利用,積極發展瓦斯發電、供熱、提純等利用方式”。今年,我和團隊成員申請的兩個國家級課題,都是聚焦於低濃度煤礦瓦斯的高效清潔利用。展望“十五五”,我們將繼續優化低濃度瓦斯提純技術,加快技術推廣,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、推動煤礦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科技支撐。
(作者為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長、太原理工大學教授,本報記者付明麗採訪整理)
延伸閱讀
2024年山西累計抽採煤層氣超134億立方米
煤層氣是一種優質清潔能源,屬於非常規天然氣。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,埋深2000米以淺的地質資源量超30萬億立方米。早期進行煤層氣開發是為了確保煤礦安全生產,但隨著開發技術逐步成熟,煤層氣成為增強我國天然氣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補充氣源。
山西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探索煤層氣開發,經過30余年技術攻關,形成了從鑽井、壓裂、排採到集輸的系列技術工藝體系,探索出“先採氣后採煤、採氣採煤一體化”的煤礦瓦斯治理利用模式,形成高階煤、薄煤層、中深層乃至深層煤層氣多類型、多層系、差異化開發的格局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山西加快煤層氣增儲上產步伐,初步建成沁水盆地、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國家煤層氣產業基地,建成潘庄、鄭庄等6個10億立方米級氣田。2024年,山西累計抽採煤層氣達134.3億立方米。
(本報記者付明麗整理)
記者手記
看得遠,才能走得穩
在行業空白時入局、在政策落地前破題,採訪中,李晉平團隊的前瞻性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科研的前瞻性,從來不是漫無邊際的空想,而是立足現實痛點的精准選擇。李晉平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,他的科研方向始終與山西能源革命的需求緊密結合。他帶領團隊不僅成功破解低濃度瓦斯利用這一行業難題,還在低碳烯烴分離、綠氫制備等前沿領域取得創新成果。
科研的前瞻性,更需要沉得下心的長期主義。為了將甲烷、氮氣高效分離,團隊歷經2萬多次試驗,在200多種分子篩結構裡“篩”了7年,才鎖定了合適的材料結構。
看得遠,才能走得穩。創新路上,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把學術追求與國家戰略需求、時代發展大勢更好地結合,為推動產業發展、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更多力量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20日 07 版)
| 相關專題 |
| · 專題報道 |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