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八十年前,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,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——

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推動世界和平發展(權威論壇·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)

2025年08月27日08:5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8月15日,南僑機工公祭紀念活動在馬來西亞雪蘭莪舉行。
  黃子堅攝

  7月24日,俄羅斯觀眾在莫斯科參觀“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”——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圖片展。
  本報記者 肖新新攝

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外景。
  本報記者 陳尚文攝

  外國觀眾參觀《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》主題展覽。
  本報記者 陳尚文攝

  8月14日,日本“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”在東京舉行研討會,呼吁日本在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之際正視侵略與殖民歷史,發展與亞洲各國的和平友好關系。
  本報記者 朱玥穎攝

  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。中國人民熱愛和平、珍惜和平,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刻骨銘心的記憶,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,願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
  

  夏春濤(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)

  謝爾蓋·薩納科耶夫(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、俄羅斯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)

  小林陽吉(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副會長兼事務局長)

  黃子堅(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)

  

  歷史貢獻

  中國人民不僅在為國家獨立和民族未來而戰,也在為全人類共同的正義事業而戰

  夏春濤:1931年,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日本軍國主義野蠻入侵,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。1937年,中國以全民族抗戰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。中國持久抗戰,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,有力配合、支援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作戰。其間,中國共殲滅日軍150多萬人,為了支撐起這一關鍵戰場,中國人民也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,在抗戰中傷亡3500萬人以上,直接、間接經濟損失達6000多億美元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戰后世界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在抗戰烽火洗禮下,中國共產黨迅速走向成熟壯大,倡導建立並始終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、提出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、開辟敵后戰場、在敵后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全面抗戰路線等,一次次挽狂瀾於既倒,對抗戰最終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、不可替代的作用,成為引領民族復興的核心力量。從蒙受劫難、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,中華民族由此開啟了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。

  謝爾蓋·薩納科耶夫: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,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、持續時間最長。面對野蠻凶殘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,中國人民不屈不撓、前仆后繼、浴血奮戰,經過14年英勇斗爭,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。中國人民不僅在為國家獨立和民族未來而戰,也在為全人類共同的正義事業而戰。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,中國成功牽制日軍絕大部分兵力,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亞的北進計劃,減輕了英美等國在太平洋戰場的軍事壓力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創造了關鍵戰略條件。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國對日作戰的重要戰略基地,中國提供了空軍基地、軍事情報等重要保障,在人力、物力等方面為同盟國的反法西斯斗爭提供了堅實后盾。

  小林陽吉:中國共產黨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,推動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,提出持久戰戰略總方針,領導抗日軍民在敵后戰場與侵略者浴血奮戰,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。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,與八路軍、新四軍和國民黨軍隊並肩作戰的,還有一支特殊的國際主義隊伍——在華日人反戰同盟。我的父親小林清就是其中的一員。他曾於1939年隨日本侵華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前往中國,1940年在膠東文登縣負傷被俘。八路軍戰士的真誠感召和耐心幫助讓父親逐漸覺醒,而日軍殘暴戰爭罪行激起的強烈憤恨,使他徹底認清了日本對中國發動非正義戰爭的本質。他成為一名勇敢的反法西斯戰士,與中國人民並肩奮戰。中國堅持抗戰不僅打破了日本法西斯“速戰速決”的企圖,有力策應了盟國作戰,更為日本侵略者的最終覆滅作出了決定性貢獻,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中發揮了戰略支點作用,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。

  黃子堅: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和平而戰、為正義而戰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、作出歷史性貢獻,得到了海外華僑華人和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。在馬來西亞,華僑華人紛紛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還有人選擇回國參戰。抗戰危急時刻,3000余名南洋歸國華僑青年毅然奔赴前線,以血肉之軀筑起一條“不沉的補給線”,為保障中國抗戰物資運輸作出了重要貢獻。一個民族在面臨生死存亡之時,萬眾一心,浴血奮戰,並取得了最終勝利,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
  精神傳承

  偉大抗戰精神彌足珍貴、歷久彌新,激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、勇往直前

  夏春濤:抗日戰爭艱苦卓絕,倘若沒有精神支撐,就難以堅持抗戰14年,最終以弱勝強,打敗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。《義勇軍進行曲》裡寫道“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”,所謂“新”,主要是說這是一道精神長城,它是無形的,卻堅不可摧、不可逾越。作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,中國共產黨在激發和升華抗戰精神上,起了主導作用。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,歷久彌新。新中國成立后,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,一路披荊斬棘、攻堅克難,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抗戰精神得到傳承和升華,一直激勵著人們同心同德、砥礪奮進。行百裡者半九十。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已走過千山萬水,新征程上還將繼續跋山涉水。

  小林陽吉:中國人民在弘揚抗戰精神的過程中,展現出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。脫貧攻堅戰中,無數基層干部、志願者帶領群眾艱苦奮斗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,最終實現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﹔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,中國人民不畏艱險、勇於創新,突破了一批“卡脖子”難題,在5G、航天、高鐵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……中國人民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建設國家的實際行動,以必勝信念推動各項事業不斷發展。

  黃子堅:從“速”和“質”上來看,中國改革開放的40多年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,特別是高科技的運用將不可能變為可能,令人印象格外深刻。這得益於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和眾志成城,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戰略決策和有條不紊的高效統籌。中國共產黨了解人民、國家需要什麼,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和目標,並且持之以恆努力實現目標。

  謝爾蓋·薩納科耶夫:抗日戰爭壯闊進程中孕育出的偉大抗戰精神,始終是激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、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。打贏脫貧攻堅戰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生態建設成果斐然、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持續突破……中國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,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。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迅猛勢頭,為中國人民創造了更優質的生活條件、提供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堅實基礎,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。

  和平發展

  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、全球發展的貢獻者、國際秩序的維護者

  小林陽吉: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中國將舉行隆重紀念活動,為的是告訴人們勿忘歷史、珍視和平。我曾受中國政府邀請,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、70周年紀念活動,並獲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、70周年紀念章,今年有幸再次收到邀請。中國人民沒有忘記我父親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出的貢獻。作為“日本八路”的后代,能夠參加這些紀念活動,是我一生的榮耀。歷經戰火的中國,深知和平的珍貴、正義的價值。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,從未主動挑起戰爭,從未侵佔別國土地。中國倡導以對話代替對抗、以合作促進安全,走的是造福自身、有利於世界的正道。

  黃子堅: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留下了深深傷痕。日軍1941年12月從哥打巴魯登陸,70天內打到新加坡,許多美麗的城市村庄被毀,大量平民被奪去了生命。我寫過不少有關二戰的文字,是為了紀念這段歷史,也是為了提醒世人戰爭帶來的傷害有多大,從而更好地反思,避免戰爭再次發生。以史為鑒,才能共筑和平。中國一直強調和平發展。歷史上,鄭和下西洋帶來的是通好通商,而不是戰爭與侵略。今日中國,同樣堅持共同發展進步,這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要義所在。

  夏春濤: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無數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,來之不易。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當下的世界仍很不安寧,今天回望這段歷史,是為了推動各國共同捍衛世界和平和公平正義。成立聯合國、建設戰后世界新秩序,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標志性成果。聯合國倡導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,是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。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,我們越要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地位,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、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、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。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對“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、如何建設這個世界”這一時代之問給出了中國答案,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。中國始終是捍衛世界和平、促進共同發展的積極力量。

  謝爾蓋·薩納科耶夫: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,發展是和平的保障。面對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等逆流對全球穩定和發展造成的威脅,中國堅定維護戰后國際秩序和國際法治,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,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秉持公平正義﹔同全球南方國家密切合作,加強在聯合國、上海合作組織、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內協調和溝通,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﹔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,努力為世界各國開放合作提供寶貴機遇﹔提出的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全球發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等,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,持續為世界發展進步注入強勁動能。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,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、全球發展的貢獻者、國際秩序的維護者,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。

  (本報記者陳尚文、肖新新、朱玥穎、章念生、劉慧採訪整理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27日 17 版)

(責編:彭曉玲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