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深圳全方位打造“創新之城”(奮勇爭先,決戰決勝“十四五”)

本報記者??胡??健??程遠州

2025年08月25日08:47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鋼鐵之“手”,能有多溫柔?

  捏起草莓,放進餐盤,草莓表面完好無損——憑借上千個高精度多維觸覺傳感器,帕西尼感知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自研的機器人仿生靈巧手能精確感知溫度、壓力等15個維度的信息。

  “深圳良好的科創環境,讓我們的成果迅速產業化。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,還參與了行業標准制定。”帕西尼聯合創始人聶相如介紹,成立僅4年,公司的觸覺傳感器全球出貨量就達到行業領先水平。

  2023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:“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,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,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,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。”

 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廣東深圳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、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。近年來,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增加﹔2024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.56萬億元,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2.3%,連續3年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台階。

  推動“四鏈融合”,增強企業創新能力——

  帕西尼所在的深圳南山區,有一條長約10公裡的“機器人谷”,憑借“高校+研究院+企業”的技術轉化和產業協同體系,正成為眾多企業雲集的全球機器人產業高地。

  在這裡,創新鏈和產業鏈實現無縫對接:南方科技大學的實驗室裡,帕西尼研發的“多維觸覺+人工智能視覺”雙模態靈巧手通過性能測試,15分鐘后就能被送到一街之隔的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用。

  制定三年行動計劃、出台“揭榜挂帥”機制……政策助力深圳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,目前已集聚7.4萬余家相關企業,總產值超2000億元。

  “深圳持續推動政策、資金、人才等創新資源更多向企業布局。”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介紹,設立千億元級產業引導基金、百億元級天使母基金和20億元科技創新種子基金,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規模超1.5萬億元﹔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,匯聚高層次人才超2.6萬人。

  2024年,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.5萬家,平均每平方公裡擁有12家。

  建強平台載體,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——

  從貽貝粘蛋白中提取的活性材料,能快速修復傷口,應用前景廣泛,但以往貽貝粘蛋白的制備效率較低。

  “我們利用合成生物技術,容量為1噸的發酵罐兩天就可以生產2千克貽貝粘蛋白。”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鐘超介紹,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,公司實現了這項技術的產業化突破。

  近年來,深圳加快建設國家級創新平台,布局合成生物研究、腦解析與腦模擬、材料基因組等一批大科學裝置,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。目前,深圳擁有各類創新載體4000多家,建成鵬城實驗室、20家全國重點實驗室、4家廣東省實驗室,獲批建設6家國家級創新中心。

  開放場景資源,掌握新興產業發展主動權——

  “在重症監護室,大模型能精准分析患者數據,生成病歷,並給出個性化治療建議。”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,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羅華用上了人工智能助手——由騰訊和邁瑞醫療聯合研發的啟元重症大模型。這一大模型已在深圳、上海、浙江杭州等地的多家醫院使用。

  “深圳把整座城市作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,通過開放場景資源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‘雙向奔赴’。”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莫鵬介紹,深圳累計發布近200個“城市+人工智能”應用場景,140項可提供的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方案﹔建成各類低空起降點915個,試點開展無人機配送。

  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深圳將全力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生態,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,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,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,全方位深層次建設‘創新之城’。”廣東省委副書記、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表示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25日 01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